固定管殼式換熱器焊后熱處理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為分段熱處理,先把殼體進行焊后熱處理,然后把管板與殼體、管子與管板焊后局部熱處理。這種處理方法,生產周期長、能耗大、勞動強度高。
另一種方法是整體焊后熱處理,這種方法處理的關鍵是如何控制熱處理過程中的溫差應力,當殼體和管子材料相同時,在加熱過程中,殼體受熱快而管束受熱慢,由于溫差作用,殼體的熱膨脹伸長比管束大。
但殼體的伸長會受管束的約束。使管束受到拉應力,殼體受到較大的壓應力。當熱處理完后,冷卻過程受力與上述相反,因此在加熱及冷卻時,溫度應力應小于材料在該溫度下的屈服強度[σ]ts。
固定管殼式換熱器焊后整體熱處理時升溫和冷卻速度比其他容器嚴格,這是由于管板、管子、殼體的厚度差較大,因此升溫和冷卻速度要控制在65℃/h。
尤其不能忽略冷卻速度,某廠由于忽視控制冷卻速度,管子與管板連接處大面積裂紋,造成重做該設備。
為保證管子和管板連接的使用可靠性,通常應不采用焊后整體熱處理的方法。